四川疑发生不明巨响(不是地震和打雷,发生了什么事情)
2016年11月12日,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新桥村。新桥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没有出过什么大事件,村民们的日子一直平静安宁。
直到这一天,修水渠的施工队挖出来一个足足一米多长,直径半米的大铁罐子,形状与炸弹高度相似。
事情发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派去人手排除炸弹,最后却闹了个“笑话”:
这所谓的炸弹,其实是一个宝贝。
这是怎么一回事?
01 地头惊现“炸弹”,两地警局联合出动
“咣!咣!”两声巨响,将许多正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是挖掘机的铲斗发出的,似乎碰到了石头之类的东西。
这辆挖掘机是市里一家施工队的,由新桥村招标而来,计划为村子修建一条排水渠。
新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村民们大多以耕地务农为生。当地经常下雨,但是地势不平,留不住水分,雨一停,气温上来之后,土壤又成了干的。
眼看着庄稼大旱,空气闷热,对于最终的收成会有很大的影响。
最终村委会和村民们讨论一番,决定修一条水渠,沟通村子旁边的河流和水库,方便浇灌和排水。
经过招标,这只施工队才开动到新桥村,负责修建水渠的工作。由于施工队人手有限,而现在是农闲时节,村民们许多无事可做,于是施工队临时招募了一些农民一起干活,大家都非常起劲。
11月12日是施工队开工的头几天,经过规划以后刚刚破土,计划先把雏形挖出来,再慢慢扩充。
于是挖掘机开到地里,一米一米地缓缓推进。
日上三竿,挖掘机碰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两声巨响,操作员怕碰坏了铲斗,只好停工。众人听到声音,也纷纷围了过来,察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操作员也从挖掘机上下来了,他小心地翻开铲斗旁边的泥土,还以为是块石头在底下。
但是当他扒开土,露出来异物的一部分才发现不对劲,入手冰凉粗糙,全然没有石头的光滑,颜色也是深褐色,并不像一个石头。
这时候有人就发出疑问,会不会是一个煤气罐?
众人吓得后退了一步,生怕把煤气罐弄爆炸了。但是这也不是个办法,这东西必须弄出来,否则只能绕路,这活儿就白干了不说,还会留下安全隐患。
当下,负责人一拍板:
先小心除去这个异物旁边的泥土,看看到底是什么玩意再说!
他一马当先,拿着小铲子跳了下去,一个小时以后,上半部分的泥土就被挖去了。
埋在土里的这个东西整体呈椭圆形,像是一个大罐子,管口短,肚子粗,直径大约是管口的两倍,长约1米,最粗的地方直径有半米。
这个罐子密封得非常紧致,表皮是铁质的,一层厚厚的铁锈包裹在最外面,还有些部分是黑漆漆的铁皮,是之前被挖掘机的铲斗碰到,导致锈层脱落。
看起模样,没有输气口和阀门之类,因此应该不是个煤气罐。众人松了一口气,但是转念间,又有人提出:这不会是个炸弹吧?
神秘的黑色罐子还真有可能是炸弹!
新桥村历史久远,早在抗日战争时,侵华日寇就想通过埋地雷的方式在这里阻击抗日军队。
后来当地得到解放,曾经有排雷部队前来扫雷,真的排走了几颗地雷,虽然从那时以后就没有再发现过炸弹和地雷,但是并不能排除仍有炸弹残存的可能。
大家原本刚刚放下去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一个个都慌了神。如果真的是炸弹可怎么办?水渠修不成倒是小事,万一再拖延下去,炸弹被引爆了,造成的伤害可就大了。
于是负责人立即疏散了所有人,在四五百米外设置人手,不允许靠近疑似爆炸物。
完成疏散之后,他对“炸弹”拍照,乘车前往当地警局报案了。
当地警方接到报案,也是吓了一跳,从当地分公安局设立到今天,几十年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炸弹的。
于是警方一边先将情况反映给上级,一边召集人手开展讨论会,半小时的工夫就制定好了方案。
首先,不管是不是炸弹,都需要专业人士前去鉴定。
其次,如果真的是炸弹,进一步的拆除,引爆或者转运都需要专门的设备,也需要大量人手来维持秩序,确保安全。
因此警方第一时间联系了市里的化工厂,请来了专家,还出动了排爆车。
由于人手有限,难以完成预计的部署方案,当地警方向邻市警察局申请了联合办案,两个警察局一同派出人手,浩浩荡荡地向新桥村进发。
02 虚惊一场!“炸弹”竟然是文物
警方赶到以后,立即设置了警戒线,即便如此,来看热闹的人依然趴在警戒线上,伸着脖子往里面看。
后来,考虑到疑似爆炸物的物体有可能携带放射性物质,波及范围会更加大,便疏散了围观的群众。
做完这些,警察才带着化工专家走过去,将炸弹挖了出来,抬到一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行动十分不便,但是为了安全,大家都忍耐着坚持了下去。
专家用检测仪对炸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才确认没有放射性物质。没有放射性物质,也就不存在了辐射的危险,仅需要做好防爆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专家也没有检测到爆炸物质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罐子不会爆炸,就算真的会,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下,专家得出几种可能。
其一就是,铁罐子的表皮太厚,而且构成表皮的金属对探测仪起到了隔绝的作用,导致探测失灵;
其二,里面可能是一些有毒化学气体,不容易被检测出来;
最后,那就是最好的结果:虚惊一场,这不是炸弹。
不管是什么结果,最好的办法都是打开看看,什么情况都能清楚地知晓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不能贸然打开,一旦是前面两种情况,铁罐子里的物质受到刺激被引发,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开启这个铁罐子也要花费一番工夫。
当下警方将铁罐子送上运输车,找了一片荒地,疏散人群,将易燃的东西比如垃圾,树叶之类一一排除掉,才卸下罐子准备开罐。
使用最保守的开罐方法,需要手持微型仪器,对罐体一点一点切割。这个罐体本身又非常巨大,给开罐工作造成了麻烦。
从下午开到夜里,花了三四个小时,终于在一声轻响中,打开了罐子。
罐口被打开,里面的东西也被探照灯看得一清二楚。奇怪的是,将探测仪放在罐口也没有什么反应,更别提有毒气体了。
至此,警方和专家确定,这个罐子根本不是所谓的炸弹。
吃了定心丸之后,还要继续开罐,核实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但是接下来的工作要简单得多,只需要将罐体内部的东西掏出来就行了。
取出罐子里的东西,专家一阵错愕,就连素来冷静的警察,也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一个晶莹剔透的瓷碗。
大家都有些不信邪,催促着把罐体掏了个空,发现里面竟然全是碗!
发现不是炸弹以后,大家都以为是虚惊一场,有些“失望”。
当然,能过毫无风险地破除这么一件事情,自然要比真的发现炸弹再引爆处理要省心得多,但是如此大的阵势,两个警局花费一天的时间折腾一场空,大家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甘。
此刻发现罐子里装的全是瓷碗之类的物件,才反应过来:这个罐子是一件文物,是承载这些碗的容器!
接下来的工作,就不是他们负责了。警方对接了广汉文物研究所,将这批文物交给了他们负责。
文物研究所的专家接到电话,兴奋地连夜驱车来到了现场,激动得乐开了花,交接了文物之后,立即展开了研究。
单单是初步观察,就足以确定这个铁罐和碗是数百年前的东西,起码所属宋元两代。
不过进一步的研究,还要拉到研究所进行。
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发现一个害人的炸弹,和发现一批文物,其间的价值利弊相去甚远。
03 瓷香炉与瓷碗,“窖藏”的浪漫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研究所特地将鉴定结果通知了两地警方和新桥村民。
那个所谓的黑色铁罐,在经过清理之后亮出了原形:一尊铁釜包裹的瓷香炉。
是的,铁罐子其实是一尊瓷香炉,外表之所以生锈,是因为这个瓷香炉分为两层,外面那层是厚厚的铁皮,用于保护整个瓷炉。
瓷炉罐底有短而粗的三足,罐口有用于出气的炉孔,香炉通体分布精美绝伦的纹饰图案,整个炉子竟然是完全一体,没有切割拼接的痕迹。
想要做到这一步,必须在瓷炉烧制完成之后,浇铸与它严丝合缝的铁罐,最终完善细节,雕刻纹路。
足见当时制造它的工匠技艺如何高超!
更神奇的事,这个香炉是被用于容纳,保护里面的瓷碗的。将瓷碗挨个放进去,中间用柔软的绸布,棉絮等进行缓冲,一米长的香炉,刚好可以把小碗都装进去。
经过检查,香炉里一共装了8个瓷碗,8个瓷碟,合计16件。这16件瓷器的风格是统一的,明显是同一批次的东西。
去除污渍之后,瓷碗表面泛着光滑的曲线,整体颜色偏向青色,晶莹剔透,表面还有莲花瓣的形状,十分典雅。
从瓷碗的做工和鉴定年代可以确定,这些瓷碗是南宋龙泉窑的产物,属于青釉瓷。
龙泉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因其烧制的瓷器典雅富有神韵,一直为民间和官方喜爱,也是当时出口最受欢迎的瓷器品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龙泉窑在南宋有着超然的地位。当时官方规定,官窑产物的样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此举不仅约束官窑严格按样式烧制,而且限制了民窑不能与官窑雷同。
但是龙泉窑的产物大多与当时官窑高度相似,就是因为它与官方有着某种合作。
也许是龙泉窑本就在官窑的体系中,也许是官方派人监管龙泉窑生产。
久负盛名的背后,是真才实里的基础,从这尊香炉中就可以窥见。
在香炉的保护下,16件瓷碗瓷碟有些许磕碰,但是整体都还算完整,非常珍贵。
最终经过评定,瓷香炉被正式命名为青釉瓷三角炉,定级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16个瓷碗瓷碟则是国家三级保护文物。
由于它们是一个整体,且“铁壳保护瓷炉,瓷炉保护瓷碗”的三级保护非常罕见,其价值要远高于普通的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兴奋之余,专家们也不禁好奇,为什么这个瓷炉会在新桥村的田地?
莫非当地有古墓存在?于是研究所又派出人手前往瓷炉发现地进行调查。
不过到达之后,众人勘探地质发现,这里并没有古墓存在,新桥村方圆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古墓。
这可有些奇怪,明明瓷炉埋得那么深,不像是偶然,偏偏没有古墓,总不会是谁故意挖坑埋在这里的吧?
调查人员查阅典籍记录,又向当地老人打听得知,发现瓷炉的地方,曾经是一座寺庙。
早在明朝时期,这座寺庙香火还很盛,但是后来不知为何,人都跑光了,成了一座空庙。
再后来,也许是遇上了洪水,寺庙毁于一旦。由于当时寺庙已经没人,也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物件,人们就没有在意,最终这片地成为了农田。而那尊香炉,也许原本就供奉在寺庙里,随之一并被埋入地下。
不过这种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自圆其说。
比如,香炉如果一开始是供在庙里使用的,为什么要专门包一层铁皮?
因此,就有人根据宋代的历史和青釉瓷的发展,总结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成都等地出土的龙泉窑瓷器不多,用于陪葬的就更加少了。
这是因为在龙泉窑发展的初期,其主要是生产日常用具的,比如这些碗和碟,在当时陪葬价值很低。
即便是跟着墓主进了地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远不如一些瓷花瓶,金银首饰之类珍贵。
且宋代不行陪葬之风,因此挖出用于陪葬的龙泉窑数量屈指可数。而另一种储存方法更为常见:
窖藏。
瓷器不是美酒,无需通过窖藏增添美味和醇厚,但窖藏的确是一种保护瓷器的好方法。
川蜀一带战乱频繁,经常因为战争而产生动乱,百姓们不得不经常暂时离开自己的家园,甚至一次次流离。
为了保护自己的用具,当地人逐渐发明了“窖藏”的方法,以保护自己的日常用具和珍贵物品。其中就有用铁壳保护着瓷器,埋入地下,等战乱过去,再回到标记地取出物品。
这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也造就了瓷器深埋地底数百年重见天日的奇妙缘分。
转眼多年过去,恐怕当初埋下这尊香炉的人也没有想到,几百年后还有人能发现,打开它,更让他意想不到的,估计是香炉竟然被人当成了“炸弹”。
虚惊一场之后,带给大家的是发现新文物的喜悦。这些瓷炉瓷碗的发现,为我国研究宋代龙泉窑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一手资料,更是能成为博物馆的珍藏。
而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于这尊香炉是以“窖藏”的形式保护其他瓷器,将来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窖藏”,更进一步体会到古人的智慧结晶。
将瓷器发掘走之后,新桥村的水渠继续正常修建。
不过在建成之后,细心的人沿着水渠走下去,会发现在发现瓷器的地方,竖立着一个小小的纪念碑,纪念碑无名无字,连年份都没有。
有了水渠,村民务农更加轻松,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说不定多年之后,物换星移,当初的农田也变成了高楼大厦,那座小小的石碑也会埋入土里,不见踪迹。
但是“疑似炸弹的香炉”这个故事会被大家记住,保存在网络和书籍上,成为一桩趣闻。
我国素来有“瓷国”的美誉,就连国家的英文名“China”也源于瓷器,足见瓷器对于我国的意义。在这片广袤神圣的土地上,还沉睡着许多美轮美奂的瓷器,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每一个新瓷器文物的发现,都会变成浩瀚历史中的一颗繁星,印证着那个时代的光辉灿烂,也激励着我们去自发地开拓,保护文物,保护历史的印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26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