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讲的是什么(剧情梳理·影评)
首先,推荐所有背不下来《燕歌行》和《将进酒》来看这部电影。
没看过的可以看到这红心/蓝手/收藏码一下看完电影回来看,后面是剧透,把所有剧情都透的那种透。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长安,指唐朝都城长安,一个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啊。
这三万里,从灞桥柳到阳关雪,从大明宫到都护府。
是滚滚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三万里,
是黄鹤楼畔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三万里;
是从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
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
到锦绣成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
正文开始……
在讨论所有剧情的正文部分,所有人物形象及故事均为电影设定,除非特殊标注请勿上升历史。
最开始出现的鹰(但我猜那代指的是大鹏)在结尾再次出现。一开始以为那就是个转场的,后来以为那些是大鹏的一个具象化的物象,最后看到的只有悲壮苍凉之感。
那是长安的挽歌。
整部电影里出现了好多飞鸟,有鹤有雁。
鹤,闲云野鹤,宋代林浦之后更是成了隐士的代表。
雁,有象征故乡之意,亦有象征壮志之意。
而他们正是这两个的代表,李白是鹤,高适是雁。
高适太经典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了,他一开始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练武,经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类型的。当然这个也和他家庭背景有关系,他一生都想得到建功立业,“封狼居胥”。他是想建功立业,以战功留存后世的。但和辛弃疾一样,他们是被迫成了文人。
悲愤才出诗人呐。
正如《燕歌行》所写的:“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若不是政治失意,有几人会愿意以文人的方式留名青史?
他和杜甫很像,太现实了,面对毫不相识的贵族他不会上前请求对方举荐自己,他明白“世间捷径,岂为寒门所开”的道理,但是他会去与自家有故交的“长安豪富人”家去挨个自荐,会在看清这场因为“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将军(张守珪)而必败的战局后选择抽身离去。他有儒家对自己人格的坚守,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入世思想,并且为此从一而终。
——或许这是他和杜甫一见如故的原因吧。就算没有那场岐王宅里的宴会,没有一起躲在狮头里,他们也一定会的,就像少年杜甫一眼看透比自己大8岁的高适心中为何苦闷:他能看透高适的枪法是战场上取敌方首级的枪法,知道高适真正想要的是驰骋沙场,而非在此用祖传的枪法博人一笑。
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都仰慕李白的才华,都能包容理解他的那份高傲。
李白与他恰恰相反。他太理想了,而且他的才华又让他有自负的资本。于是他敢一人仗剑走天涯,敢与萍水相逢的高适结为好友同游黄鹤共赏崔诗又定下一年之约,敢于登门拜访素不相识的官吏请求对方举荐自己。他的家世注定了他不能走科举求得功名。但是他初见高适,就说“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在与高适练武时所吟诵的《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从始至终,他一直在用大鹏自比。
他是那只本能直指青云九万里,奈何没找到那股能助他腾飞的扶摇的大鹏啊。
回忆线
二人初次见面,是从小不擅读书,却擅长习武,继承了高家枪法的高适在家乡梁园待不下去了,“我要直驱长安,叩天子门!”途中遇见了把他当成盗贼的李白,二人不打不相识,解除误会后,高适救下了被盗贼围攻的李白。
一句“在下李白”“在下高适”,互换姓名后,李白就要学高适的高家枪。——有一说一有点过分啊,你们俩刚见面就要学人家传家的武艺?
作为回报,李白要教高适相扑之术。——然后高适就同意了!真的……好吧个人感觉有点点离谱但无伤大雅,毕竟这个伏笔看到真的是,爱了。
然后李白上来啥也没说直接开打,这是展示出来的他们之间的第一次相扑,毫无悬念,李白赢了。
他问高适:“你知道,怎样才能骗过敌人吗?”
——电影没有马上给出答案。
随后李白邀高适同行。这里我特别喜欢李白在路上展示的召唤群鸟之术,天上的鹤围着他飞,他有感而发,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吟出了《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仿佛他真的能飞起来一样,仿佛他真的是那个谪仙人。高适回忆到:“李白,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潇洒不羁的人。他身在这世间,却又仿佛在这世间之外。”
——这也是后面最震撼的《将进酒》里李白邀请众人同到天上去的“原因”:他呼唤水中的鹤驮着这些诗人与他同游金银台。以及最后《早发白帝城》片段也借这个动作展示出来了他被赦免的兴奋与激动。
他们一同前往黄鹤楼去埋葬吴指南,李白唱出了《诗经·黄鸟》,全文如下:
-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论语》有言:“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古人以诗言志,而这风气在唐代更是盛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滥”。这里是影片第二次引用古言(第一次是上面的《逍遥游》),而且与第一次并没有间隔多久,更为直接地展现了当时的人们以诗言志说情,也就导致李白等人的佳作在如今看来极其难得,于当时人看不过是掌握了人人都会的技能罢了。
到了黄鹤楼当地的郡府,李白仅仅是凭借“听说这个官员擅长推举”就要进去“行卷”。他自认为他的才华抵得上千千万万的交情。
——是的,如果我们隔着千年的时间去回看,他的才华何止是一点交情就能敷衍的?他的才华,正如他所说,“抵得上一万年的相识,一亿年的情谊!”但当时,不是谁都能抱着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士农工商”的阶级的。
这里第一次鲜明地展示了李白和高适面对同一件事的意见不一致进而体现了他们性格的巨大差异。正如前面所写,高适非常现实,他知道这名额终究有限,必然不会白白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后生——赔钱的买卖哪有人做。只能说李白不愧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看待所有事情都抱着最乐观的心态并且没有为最坏的结局做丝毫的打算,也就由此产生了大喜大悲的落差,他的诗也就出来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电影虽然没有明说这句诗,但是台词多处化用了。
李白以为他的才华足够让他敲开仕途的大门,殊不知他的出身在对方眼里已经不把他放在与自己同等地位上了。
没能如愿的李白边愤愤地喊着“有眼无珠!”边挥着他的剑,最后拉着高适去黄鹤楼喝酒。酒过三巡,他喊来店小二询问诗板的位置,他要去题诗,而店小二依然认为他出身不好对他题诗多少有些不情愿。
——这里,一个官员一个小二,一官一民,一贵一贱,以小见大地写出了当时唐代的风气:虽有在尽力摆脱魏晋时代严格的门阀制度但对职业仍有不亚于姓氏偏见的歧视。——虽然姓氏歧视仍然存在但相比魏晋真的好太多了。
李白心高气傲,直接问小二你们这题的最好的诗在哪,他要在其旁边题诗。——其实这里大概可以猜出来说的是哪首诗了。
结果一去看就傻眼了,他望着高高的诗板,喃喃道: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之后他沉默了。一旁的高适接着读到: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里是整部电影第一次集中展现诗歌。在他们读诗的时候,后面的背景变成了宣纸,将诗中的场景表现出来了。
小二在旁边感叹到:“崔公子模样也好,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家世也好……”
殊不知这家世正揭了李白的伤疤,可谓是火上浇油。不知情的旁人也跟着附和,嘲讽他们不知天高地厚。
此刻李白又确确实实提不出来一首更好的诗,最后愤愤离去。二人在黄鹤楼畔分别,李白去扬州,高适去长安,李白提出不论一年之后高适是否求得功名,都来扬州赴一年之约。
末了,李白站在船上对他喊:“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那一日!”
故事接着在长安展开。高适去了与渤海高氏祖上有故交的人家,却也像李白一样吃了闭门羹。“渤海高氏,在长安人的眼中,已经没落了。”
走投无路吗?或许吧,不然他也不会感慨“我高家枪生来为上阵杀敌,如今却沦落为博妇人一笑。”
他来到了岐王府,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戏子,出现在岐王的宴会上,只为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从而曲线救国得到官位。
这里最出人意料而又顺理成章的是,主创安排王维和高适共同出席了这同一场宴会,又让多年后的杜甫写下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出场为高适伴奏。
起初李龟年对高适真心不怎么看好,从他对高适的言论就能看出来,但他也是真心爱才,他看出来高适是真有本领,才会在正式宴席上突然切换曲目表演战歌,以配高家枪法。
可惜,玉真公主恰似文青,只对歌舞诗文等艺术感兴趣,对这种打打杀杀的节目只想快进跳过。无奈,高适退台。
这是杜甫第一次出场,以少年的身份。这里说一句主观的感受,他刚出场我还没猜出他的身份,高适问的那句“不知这位是岐王府上的哪位公子?”也是我想问的,而他的回答“鄙姓杜,单名一个甫。”让我彻底疯狂了,我是真没想到不仅他的诗出场了他人也出场了,即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还不懂“国破山河在”,还不懂“艰难苦恨繁霜鬓”,他还是个喜欢爬树的少年(呵,我好歹也是和杜甫有一样爱好的人),还在想自己什么都学不精,“我会写诗,可是诗,人人都会写啊。”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唐诗盛行带来的问题了。因为“滥”,所以很多好诗、好诗人都被埋没了。如果唐朝诗歌不那么盛行,会不会他们的仕途来得会更容易?那么随之而来的,还会有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诗句吗?甚至,如果唐诗不这么盛行,他们会去学写诗吗?
——这是所有历史if面对的问题。(前两天还和同学讨论了一下,如果诗人们知道自己会因为仕途不得意而去写诗从而青史留名,给他们一个步入仕途的机会,他们还会去吗?)
蝴蝶效应。
扯远了,回来继续。
这场宴会,他见证了李白的名号已然传入长安,结识了尚为少年的杜甫,目送着同是特殊表演的王维一曲夺得公主青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又一次失败。
回去吧,回到梁园,回到故乡。他想。
“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啊,对高适来说也是这样。他第一次来到了扬州。
多年后他回忆到,“扬州,那个真是个销金的温柔乡啊。”他见识了李白的一掷千金,出言规劝,又被对这个时代的女子无法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感到不平的崔家女的剑法震撼到,下定决心回家读书习武。
题外话,这里崔十二吟出的“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历史上并未记载作者。
这里给作品加了一个性别的话题,那个年代的女子不能上战场报效国家,因此有才也只能夜夜徜徉于这笙歌之中。
——有没有南宋的感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因为不得志,所以无聊,所以闲。不过这个纯属个人联想,主创肯定没有这个意思。不过这也是所有消极大大不得志人的想法吧。
这里我想额外说的是,“裴十二”这个名字。历史上并无此人这个不意外,只有一个叫裴十三的,是将军裴旻的侄子。这位将军,就是裴十二口中“只能为人表演剑舞”的父亲。(顺便一提还有一个裴十四,李白还写过一个《赠裴十四》但是和这里无关,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高适也是幸运,短短的杭州之旅,唐朝三绝——即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尽览,甚至还有吴道子的画,而李白口中的“无趣之人”苏十六,应该是初唐文章四友苏味道的后人,而他的后人——(这里值得一个停顿)正是苏轼苏子瞻。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十二”。要知道李白在家里的排行也是十二,这是巧合,还是制作有意为之?
好吧我就当有意为之来解释了,希望不是过度解读。名字相同,在文学作品里大多有形象的补充说明之意。裴十二因为性别无法走上战场,李十二因为家世被官场拒之门外。他们俩都是不完备制度下的受害者,能玩到一块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人再次相见,是在高适的家里。李白落魄潦倒的样子被村里人当成了贼,见到高适回想起听闻父亲病故的消息之后自己也大病一场,吟出了“床前明月光”痛哭,他望着圆月,说,“我的父亲,是世上第一爱我之人。”随后告知对方自己打算入赘许家,而高适认为此事不妥。他所经受的教育和原生家庭让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李白内心其实也很纠结,他在船上说服高适的话,我猜,那其实是在说服他自己。
他妥协了,向这个他曾经认为只要有才华便可指点江山的世界妥协了,他的前方不是等待他攀登的高峰,而且高峰前面那一山放过一山拦,难越的“关山”啊。
故事节奏和音乐就此因二人的矛盾减缓,随后又被孟浩然更改的行程而变得急促起来了。
而他的一个“当”彻底让李白放弃更改计划,二人重返黄鹤楼,一如初次见面那样,李白提出要题诗,吟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来却发现高适已经告辞,留下一个李白之前写的“否”露在外面。
或许这个“否”,才是李白要的答案。
那之后高适远走到了“汉家烟尘在东北”的边塞之地,被守将张守珪质疑,为了能亲自带领一支马队,他和一个“百夫长”比试了一下,对方提的内容,好巧不巧正是李白曾经教过他的相扑之术。——这是“相扑之术”的第一次照应。成功带队之后,他也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后来历经了一次查探一次退兵幸存归营,却只见守将“美人帐下犹歌舞”,加上边塞没能让他施展抱负,想来也是犹豫已久,一怒之下决定打道回府再回梁园。
而就在路上的一间客栈里,他心情烦闷,前去诗板上提了一首《燕歌行》。或许是天意吧,正巧李白路过,读到了这首日后流传千古的诗,猜到了是高适所写,于是来到客栈询问高适,果然找到了好友,激动到:“高兄,你心中的锦绣,终于开口了!”。在这间看似只剩他们二人的屋子里,李白说出了一切:他偶然间发现了安禄山的反心,被对方追杀到此地。——这下高适可算是单方面和安禄山结仇了:他刚刚骂过的正是安禄山的义父之一,而被盖章·最好的朋友此时也被追杀,等到后来安禄山造反,于公于私他都有仇,倒成带兵的最佳人选之一了。
谁知隔墙有耳,粗犷的声音响起,吓坏了两位侠客。
就在此时,追兵赶到,这位大汉对李白拔刀相助解了围,不惜给自己记上一笔帐。而这个情节也展现了郭令公的智慧——空城计。他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来追兵仅仅就是杀手领了命令知道对象就来刀人的那种,接触不到任何官场信息,自然也不知道如今的陇右的节度使是谁长什么样。要知道此时的他,只是一位偏将。
可正是这位偏将,后来一人之力平了整个安史之乱的人。
不过我一开始没注意他是戴罪之身,在最后看到他藏起来的手铐真是又惊讶又好笑。
后来高适为了他去找哥舒翰说情,甚至搭了自己一个不愿意干的幕府书记的文书工作。结合最开始,这里是因为高家祖上与哥舒翰家有旧情,照应了最开始“没有前去拜访,因为祖上并无旧谊”;结合后续看,这是为了后面郭子仪救李白、高适找郭子仪说情作的铺垫。真是草蛇灰线伏千里之外啊,两个都跨了半部电影了。
救下郭子仪,二人也就此分别,高适回梁园,李白则前往长安。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他们再次相见,是李白在长安给高适写信,邀请高适前来,说要帮高适求取功名。高适千里迢迢赶到长安,一路走来,发现如今的长安对李白这个名号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他碰到了几年前同共躲狮子头的杜甫,被对方带着在曲江宴里看到了李白。
当时李白正与一众人喝酒——那几乎都是如今人人皆知的大诗人:贺知章(“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崔宗之,李琎,李适之,李邕,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丹丘生(以出现在《将进酒》闻名)等等。
——那,是《饮中八仙歌》的场景啊。
可是他却发现李白这样和当时在扬州夜夜笙歌也并无区别,和融入不了大家不羁的欢乐的王维一样,中途离席打算离开。这里再次体现了高适的性子一贯如此耿直正经。杜甫注意到了他,送他出来,被带去了高家祖坟,最后代李白送行,高适再一次回到家乡。
下一次相见,是李白、杜甫一起来的。杜甫先出现在高适的视线范围内,高适激动得一把抱住他,然后那个已经经历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李白,那个被赐金“流放”的李白,才出现在他面前。
——这里我想额外补充一个细节,之前李高二人每次相见的时候,都是李白“奋不顾身”直接忘高适身上扑(?),但这次,杜甫先出来的时候,却是高适主动抱住了杜甫。
我看完电影跟同学提出这一点之后,同学:有没有可能是高适的反应时间是一样的,就是李白速度太快高适没反应过来?
好吧,有道理,但是又没什么道理的样子。总之这一点我没想明白,恳请评论区讨论。
李白说,他想入道,走出世之道。他这只大鹏飞不动了,不想飞了。
他们来到高适李白初见时提到的黄河。李白在齐州的紫极宫受了道箓,成为了道士。
在那里,他吟出了全剧的高潮——《将进酒》,这段动画有多么震撼大家都是看过的我就不说了,只说一点好像没什么人提过的点:将进酒的后半段上了仙宫,个人猜测有一点还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仙宫的描述。这段我觉得文字很难说出我心中的感受,我后来甚至把那个小字的英文抄下来去细细体味了。(这里吐槽一句,我不是很懂古代诗歌译成英文怎么译的,但是,看起来,好……没有档次的样子。我不知道是因为受众还是什么的原因,就是我以为,既然拜伦雪莱莎翁等人的诗翻译成中文可以文白间杂,那中文翻译过去带点古英文我觉得不过分吧……总之不应该是我这种3500词没背全都能看懂的样子。)
吟诵完,李白和高适再一次比试了相扑。这里闪回了多年前他们第二次比试的画面,加上此时二人人生均已过半,多少有些有种“宝刀未老壮士暮年”的凄凉。他在回忆时说了一句话:“他(李白)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是吗?”当时李白一出口我就想吐槽这一点来着,我想不只是我,许多人在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脑海里蹦出了一长串诗人的名字:孟浩然杜甫岑参王昌龄贺知章岑勋元丹丘孔巢父崔成甫李阳冰等等甚至还有个汪伦。
之后电影给出了答案。口口声声说着要出世的李白终究不忍心看着迷茫离去的高适的背影,对他喊出了那句话,这句话同样催泪: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首诗,我二十年前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高适!”
要知道,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侠客行》,二十年前,是电影里他们初见的时间。世人皆认为它写的是李白本人,他却说这写的是高适。所以二人的交往,不完全是李白对高适的单方面影响,从这里看出高适对李白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而这,是他们此生的别离。
在那之后,高适投身哥舒翰将军麾下完成十年前的诺言。他在哥舒翰手下十年,回忆时谈及安史之乱部分感慨到:“突然有一天,好像几百年一起发生了。”此时的哥舒翰,已是暮年带病出征,可杨国忠还生怕他打胜仗回朝对他产生威胁,因此不断催促他出兵。潼关,易守难攻。一旦出兵,面对骁勇善战的胡人,结局可想而知。
介绍一下当时的形式。哥舒翰带军驻扎在灵宝,这里南面环山,北临黄河,有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人多,但是安禄山的军队选择了小战场导致了唐军的人数优势完全不能发挥。哥舒翰一出兵,只能走山路,而这一段安禄山的军队已经长期占有,摸清楚地势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程监军说:“我明白了!将军此时面对的,是和当年哥舒将军一样的困境!”不单单指朝廷形式,也指战场。
这里插一句哥舒翰将军,电影未展现的一面。最开始他当然是忠心耿耿死守到底,后来可能是杨国忠让他失去信心了吧,最终投降了安禄山。安禄山还拿当年的事嘲讽他,他回答说,臣有眼不识泰山。当然最后安禄山还是把他杀了。
回到剧情,回到李白。后来高适拼死杀出重围回到长安,看到一片火光,听闻玄宗出逃,追随肃宗即位,这也标志着大唐就此由盛转衰。
这里高适在一片火光中,看到一位舞娘在楼阁的飞檐上翩翩起舞。有人说这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写照。我不这么认为。个人猜测这里的舞娘对应了高适初到长安后救下的那个在岐王府唱歌的歌女。她是在为长安跳舞,为盛唐跳舞。她也有过“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青春,可惜她还没有“门前冷落鞍马稀”,大唐就已经“国破山河在”了。
可李白是那种,看起来他一生所有的诗文都在写“归去来兮!”却又对入世心心念念的人。或许是因为他的出身让他吃了太多闭门羹了吧,嘴上说着“且放白鹿青崖间”,说着“惟有饮者留其名”,却还是忍不住想去当官,不然他也不会被李麟一忽悠就去当了幕僚。
——这里有人说是忽悠去的,有人说是自愿的,但肯定李麟是三番五次地去请了李白的。
已然是淮南节度使的高适被派去讨伐永王,听闻李白为永王写了十一首诗,不知道他内心有多崩溃。可是,自己交的朋友,哭着也要救回来。
李白的第二任夫人孤舟前来为他求情,尽管身为宰相孙女,她很清楚谋反是什么罪,也懂得高适的难处,结合电影后面说的高适修书给郭子仪让他解救李白,那就是夫人认为除非他能出手,否则李白根本没有机会留着这条命。因此有了后面的回峨眉山不再复出。
他感叹永王的目光短浅,明明可以去解睢阳之围,却偏偏要来打他。这里是有个人原因的吧,除了他不知道怎么见李白以外,睢阳,就在梁园附近。而睢阳的惨烈,几百年后的南宋有人以这里的守将来激励自己:“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这个人叫文天祥,这首诗,叫《正气歌》。颜常山,是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同样是满门忠烈,可以自行搜索。
高适为了避嫌不能与李白相见,二人隔着一扇屏风,一个是军中将,一个是阶下囚。
而屏风上,正是在他们人生中或轻或重但都留过一抹痕迹的黄鹤楼。
回忆线完结。
借用余光中先生的话总结李白: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肃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看到最后其实会发现我最开始对李白的剖析并不完整,本来想补充完的但是看起来得下一篇了。
现实线
“现实中”,影片开场就是一场将败未败的撤退。高适带兵,退守泸水关,安营扎寨,把俘虏绑在中军帐前的柱子上。午夜时分,高适在帐内听着斥候的禀报,发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和哥舒翰一样的死局,开始准备自杀。
第一步,见卧底。要让对面俘虏看到自己已经到了绝望到要自杀的地步了,换句话说唐朝这边束手无策了,那就是说此时是敌方的最佳进攻时间,这时候再配合对面放走俘虏让他回去报信,计划第一环完成。
第二步,撵部下。总不能让所有人都看着他往布条上倒酒吧!
第三步,安排人。这里电影的伏笔埋得很好。在现实里,前来报信的人分在他耳边说的信息和能让程监军听到的信息。我一开始看到在耳边说的还想,有什么是我,一个高贵的上帝视角不能听的!看到最后发现还真是不能听……再往后看,哎这个怎么直接当他(程监军)面说了!怎么刚才那个不行这个就行了?区别对待是吧!
第四部,假死。这里光影情绪铺垫得都很到位,我当时看的时候:最开始:啊?我怎么不记得高适是自杀的?后来:?什么你说他没死?最后:哦!好吧那我没记错(乖巧)这个也太绝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疯狂)
然后程监军就来了啊,一个问题差点也给高适干懵了,你说你正事不问你问李白干啥?后来才明白这是旁敲侧击看高适有没有反意。要知道这要是玄宗直接给你刀了,感谢程监军(喂这是什么天窗效应的应用)。
直到回忆结束,高适摘下布条,一瞬间恢复到中气十足的声音——天哪,请收下我再一次的土拨鼠尖叫。这里也展示了回忆中李白教给他的“相扑之术”背后的道理:如何骗过对手?那就是把自己也骗过去。“相扑之术”的伏笔再次出现照应。
后面,高适带着程监军前去收复泸水关,夺回云山城,把功劳“让给”了拂晓到达的严武。
——这里我特别喜欢这个“拂晓”的设置。一来这是整个战局获胜的出奇制胜的招数,就是和对方构建信息差,也是整个电影层层伏笔堆叠出来的一个高潮;二来,整个电影的战争是从伸手不见五指的半夜开始,以拂晓结束,一方面象征了战况局势,一方面与回忆线中的二人从意气风发到如今不能相见(电影里虽然此时李白已被赦免,但他还在路上现在见不到),哀景回忆乐事,乐景却想到了哀情。不过结合整部电影来看,二人“直驱长安叩天子门”到后来一人受道箓一人归田野,再到如今一人解甲一人被释,颇有种“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感觉。这段形容有点抽象但我确实产生了这个联想。
这里又想插一句了,这个严武,与杜甫关系很好。他甚至还邀请过杜甫出来做官,被杜甫回诗:“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就是为了拒绝他的做官邀请(《寄题杜二锦江野亭》),尾联还特意针对严诗的尾联(“兴发会能驰骏马,应须直到使君滩。”)用了双关回答。
(别问为什么这么了解,问就是做过诗歌鉴赏,错得稀里哗啦地)
电影的最后,高适在回梁园的路上问书童《河岳英灵集》里的诗。书童说,怎么里面没有杜甫的?高适说,总会有集子收录的。
他是作为一个友人,还是一个客观的角度抑或是上帝视角的角度说的这句话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他的这句话,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成了真。
诗在,长安就在。
一个完全不能总结的总结
这部电影我最最最满意的地方是它双线并进又不会让人忘记另一条线。不像有些电影,开头放当下的故事,中间是回忆,临近片尾才回到现实,得让观众想好久:啊这是一开始的剧情啊我都忘了呢。它的转场、过渡、叙事都自然流畅,至少没有非常生硬。(基本上高适回一次家就回到现实一次。)
有人说它是明暗双线,我觉得它是双线并行。因为这两条线是并重的,你没法判断哪个是明,哪个是暗。现实线是高适诱敌深入,在退安史之乱的兵;回忆线是代宗皇帝怕他有不臣之心,派程公公以询问与李白的交情为缘由,试探高适,引发高适的一连串回忆。
如果硬说有明暗双线,那也是回忆线里的双线。回忆线中,以高适为第一人称视角叙事,高适的经历是明线,李白的经历是暗线。因为大家对李白太熟悉了,大体都知道他经历过什么,而相对地不是太熟悉高适的生平,可能对他最深的了解就是《别董大》和《燕歌行》吧。因此以高适的经历为主体叙事,不仅不会让观众产生“哦李白啊我都知道不用看了拜拜”“他朋友谁啊我好像听过但是他都干了啥来着”的想法,而且能让观众深入了解另一个边塞诗人、沙场战士。不过确实得承认这部电影对高适的功绩有夸大的成分,正史里他并非如此英勇善战,面对大军节节败退倒是真的——请理解,毕竟并非人人都是郭子仪,文武双全又能施展才华天赋的,至今为人称道的又有几人。
二人的见面就是两条线交织的地方,这样的安排让足够了解李白生平的观众能意识到,在高适经历人生这个阶段时,李白在经历什么,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等又走到了人生的哪个时期。
是的我用的是“时期”,高适运气再好也不可能进一次京城就把当时所有日后青史留名的诗人们都打过照面,正史也没有说他是与王维出现在同一场为玉真公主表演的宴会上,有李龟年伴奏。请注意这部电影的实质是个历史同人,它在演绎历史,而不是正统的纪录片。
这种横向比较把一贯以时间为单轴的历史——无论是纪传体还是编年体都有这个问题,局限于时间,没能在空间横向展开——空间的展开意味着拓宽了维度,你会意识到,原来李白和高适相差不过3岁,而高适初到长安时,王维快要拜相走上仕途,而杜甫仍是一位想着“我会写诗,可是人人都会写诗”的少年。那是一种能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那些陪伴你少年、青年甚至一直到中年、老年的朋友的奇妙的感觉。
而这,在我看来是《长安三万里》最成功的的一点。
篇幅问题不写别的了,其他会放到后续里(如果还有后续的话)。
后记(就是一些碎碎念)
这是我第一篇写成电子版的长篇影评,之前虽然码过《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的分析但终究没有时间敲到电脑上,而《长安三万里》我在看到李白喊出《逍遥游》的那一刻起就决定要码这篇了,拖了好几天等到了现在放暑假,从19号看完电影就开始码,到今天熬夜到现在快7点了终于赶出来了。我当时甚至开了个备忘录整理了从电影开始出现的所有诗歌,可惜到中间《将进酒》那里不知道怎么突然全消失了,华为备忘录还没有撤回我当时那个心痛啊……TAT
或许后面会有针对李白高适为什么没能走科举、行卷等道路的一些深入分析,说一说贯穿始终的“渤海高氏”,但不确定。这篇工期已经很长了我不能保证下一期了。就当我挖了个坑吧。
就这样吧,以白居易的《长安道》作结:
-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28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