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杨振宁简历)
一、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喜欢上女同学张景昭时,他未来的首任岳父杜聿明已是国民党少将军长,根本不会想到他的长女杜致礼,以后竟会嫁给这个安徽小子。
安徽小子杨振宁天赋异禀,4岁时就认会了很多字,父亲杨武之对他赞不绝口,寄予厚望,去厦门大学教书时带着他,后来去清华执教,也带着他。
杨振宁7岁时,父亲携全家迁居北京。后来,杨振宁考入崇德中学,和小他2岁的安徽老乡邓稼先成为好友,又因战乱离散。
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后,为逃避战乱,杨振宁全家辗转至昆明,杨父在西南联大教数学,杨振宁先读高二,后来也考入西南联大学物理。
大二时,杨振宁情窦初开,喜欢上肤白貌美、 格开朗的女同学张景昭。张景昭是杨武之的学生,有时到老师家中做客、吃饭,杨振宁渐渐对她生出情愫。
但没过多久,日寇侵华愈烈,西南联大的学子们都同仇敌忾,一门心思想要学好本领报效国家,杨振宁自认不该此时儿女情长,便挥剑斩情丝,结束了这段暗恋。
到了1941年,17岁的邓稼先也考入西南联大,成了杨振宁的学弟,他乡遇故知,人生快事也,在杨振宁劝导下,邓稼先也决定放弃原专业,转学物理系。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本科毕业后,在西南联大继续读研,直到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比他小4岁的苏州男孩李政道,也由迁至贵州的浙大物理系转入西南联大,成了他的学弟。
此后,22岁的杨振宁做了一年中学老师。在他的学生当中,有一个生于陕西米脂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漂亮女儿,小他5岁,名字就叫做:杜致礼。
二、
不过在当时,杜致礼还小,杨振宁也在专业搞研究,两人之间纯师生,并未发生什么特殊故事。
短暂交集之后,1945年,23岁的杨振宁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不料刚到美国,杨振宁就被吓了一跳:
国内那时候告别帝制也就30多年,社会风气还很保守,可是美国,男女关系相当开放——杨振宁随便看个报纸,都能猝不及防,看到女人内衣的广告跑出来!
起初,血气方刚的杨振宁很不好意思,一看到女人内衣就合上报纸,假装没看到……不过毕竟是年轻人,时间久了,慢慢的他也融入美国文化,见怪不怪了。
第二年,20岁的李政道也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教授攻读博士,再次成为杨振宁的学弟。
1948年,26岁的杨振宁拿到博士学位,一年后,他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不久,他邀请自己的同门师弟李政道一起,和他合作搞研究。
就在这时,他又一次遇到了杜致礼。没错,就是那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漂亮女儿。
三、
1949年圣诞,27岁的杨振宁和朋友一道,去普林斯顿唯一的一家中餐馆吃饭,意外邂逅了5年前的女学生杜致礼。
异国他乡,师生重逢,格外亲热。此时的杜致礼已22岁,在纽约圣文森学院读英国文学,经过中西文化的双重洗礼,出落得更加漂亮,气质高雅,婀娜多姿。
不过杜致礼眉宇之间却藏着一丝忧伤,杨振宁虽然在美国搞科学研究,也知道新中国成立,蒋介石败逃,杜致礼那升为中将的父亲杜聿明,已是北京阶下囚。
人之常情,自然免不了软语安慰,一来二去,两人的爱情小火苗就烧了起来。
这火烧得很猛烈,烧到1950年8月,28岁的杨振宁和23岁的杜致礼,便在普林斯顿正式举行了婚礼。而在第二年,两人就紧锣密鼓地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远在国内的杨武之教授喜得长孙,十分高兴,特意为他取名为“杨光诺”,意思是希望杨振宁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宗耀祖。
同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写了两篇关于“统计力学”的论文,引发轰动,还吸引了物理学巨擘爱因斯坦的注意。
当时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是研究院名气最大的教授。
一天中午,爱因斯坦把两个年轻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聊了很久,表示后生可畏,对他们寄予厚望。
俩人作为物理学新秀,得到偶像鼓励十分激动,竟为论文的署名顺序计较起来。
李政道说,按照“国际惯例”,一篇论文有多位作者时,署名是按姓氏的英文首字母排序,也就是说李政道的“L”应在前,杨振宁的“Y”应在后。
但杨振宁说,自己比李政道大4岁,希望第一篇论文能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李政道勉强答应,但要求第二篇论文按“国际惯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
一人一篇名字在前,貌似皆大欢喜,实际上李政道却心存芥蒂,不久之后,他就从普林斯顿辞职,去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去了。
1953年,杨振宁到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 》,共同提出了著名的“非阿贝尔规范场(也叫杨-米尔斯规范场)”,让31岁的杨振宁名声大噪。
但对于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李政道表示严重怀疑。因此,当杨振宁去哥伦比亚大学看他时,两人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最后,杨振宁采纳了李政道的意见,并把他的名字也写进去,重新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叫《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
此后,两人重新开始合作,没过多久,竟然就创造了历史!
四、
1956年,34岁的杨振宁和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界核心概念“宇称守恒”,提出了引发巨大轰动的新理论:“宇称不守恒”。
1957年,因为这个新理论,35岁的杨振宁,和年仅31岁的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两年后,1959年12月,杨振宁远在国内的岳父杜聿明获得特赦,此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也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力量。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42岁的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国公民。但当时资讯不发达,很多人仍把杨振宁当做是中国科学家的典范。
1965年,43岁的杨振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下,大家才发现,原来杨振宁早已是美国人了。舆论喧哗,顿时一片骂声。
杨振宁却说自己加入美国国籍,是因为情非得已:
首先,抗美援朝后,美国对中国高度警惕,总统下了一个命令,禁止中国血统的理工博士回中国(是不是和美国今天拒签500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有点像)。
其次,杨振宁去美国留学时是1945年,所以他拿的护照还是“中华民国”护照,在国际上用起来很不方便,每次去其他国家做学术交流,都会很麻烦……
权衡再三之后,杨振宁才决定加入美国国籍。这样一来,也方便他在美国进行更高层次的物理研究,为他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创造了条件。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与美国的关系反而也有所缓和。杨振宁便联系国内的父亲杨武之,说想要回国访问。
杨武之上报国务院,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杨振宁的签证不能直接签在美国护照上,周总理就特批了一个纸质签证,上面写着:“同意此人来访中国”。
1971年夏天,49岁的杨振宁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看到父亲居住的上海,到处贴着标语,诸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之类的,感觉时代变了,全国人民干劲很足。
杨振宁定了一份要见的亲友名单,第一个就是老朋友邓稼先。
他不知道,正是这次相见,无意中救了邓稼先一命。
五、
1971年,国内正在搞运动,“两弹元勋”邓稼先也遭到批斗。因杨振宁回国访问,点名要见邓稼先,这才使得邓稼先逃过一劫。
杨振宁还向周总理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提了一些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和建议。后来,周总理都让有关部门做了认真研究并一一落实。
这次回国访问让杨振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自己美籍华人的特殊身份,为中美两国科学交流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和邓稼先会面时,杨振宁曾问过中国原子弹的相关情况,事关国家机密,加上杨振宁身份特殊,邓稼先只能打哈哈。
后来,在周总理指示下,邓稼先连夜写信给即将回美国的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杨振宁看信后没说什么,回美国后,找了不少相关资料,托人邮寄给邓稼先。
此后不久,李政道也回国访问。
两位美籍物理学巨擘先后访问中国,给其他美籍科学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不过真正让杨振宁下定决心把中美科学交流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的,是另一件事。
六、
1973年,杨振宁77岁的父亲杨武之在上海病逝。直到临终前,他都没有原谅儿子杨振宁加入美国籍这件事。
父亲的 给杨振宁带来极大触动,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从那以后,杨振宁就把推动中美科学交流当做是自己的另一项事业,这也为他日后重新加入中国籍埋下了一颗种子。
1974年,52岁的杨振宁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推动复旦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签订了一份交流协议。
第二年,他又向周总理建议加强科普工作,建议引进《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权。后来这本刊物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本与国外合作的期刊,改名《环球科学》。
1977年,杨振宁和美籍物理学家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成立“全美华人协会”,杨振宁担任会长。
随后,杨振宁以会长身份,成立“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并以该委员会的名义,自费8000美元在《纽约时报》上整版刊登《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及其他文章,敦促两国建交。
文章自然都是英文,但在旁边用中文写了八个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后来,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达成建交共识,在欢迎邓小平夫妇访美的晚宴上,杨振宁还代表“全美华人协会”致辞,题目是《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
随后,杨振宁成立CEEC奖金,资助中国科学家留学进修,并介绍中国学者到美国访问,做学术交流。
就在杨振宁为中美科学交流来回奔波的时候,他的老朋友邓稼先再次遇险。
七、
1986年,62岁的邓稼先因长期受核辐射影响,患癌住院。
杨振宁得知后,两次回国看望邓稼先,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搞了许多美国尚未上市的“抗癌特效药”,可惜,因为对手太强大,仍未挽回邓稼先的生命。
老友邓稼先的过早离世,让杨振宁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从此,更加快了自己促进中美科学交流的步伐。
1992年,70岁的杨振宁自筹经费在国内的南开大学召开国际会议。考虑到南开第一次召开国际会议没有经验,杨振宁还自费让人从国外带回来咖啡机和咖啡壶,希望外国学者能多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
1995年,73岁的杨振宁携68岁的夫人杜致礼,一起去汕头大学开会,结识了校方指定的广东省潮州籍“向导”翁帆。当时翁帆才19岁,是该校大一学生。
1997年,香港回归,杨振宁受邀参加回归盛典,大受触动,父亲临终前的遗憾,再次浮上心头。
为了促进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杨振宁和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商议,效仿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模式,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他还力促美籍华裔计算机专家、后来拿下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图灵奖”的姚期智,回国担任该中心负责人。
姚期智回国后带头成立了“计算科学实验班”,也就是“姚班”,今天大家熟知的“天眼系统”,就是出自“姚班”学生之手。
而如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能够世界排名前列,更是与姚期智长年的艰辛付出分不开,也与杨振宁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分不开。
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决定将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从此,“杨振宁”不再只是一个人,也成了一颗真正的“明星”。
两年后,77岁的杨振宁正式退休。他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文章、信札、手稿、著作及照片,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章,都捐赠给了香港中文大学,由此成立了“杨振宁学术资料馆”。
后来,杨振宁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杨振宁奖学金”,用来资助、表彰成绩优秀的大学生继续学业。
2003年,81岁的杨振宁接受好友朱邦芬的邀请,定居清华大学,并执教大一物理。啥?这把年纪,都退休了,为毛还要去当老师呢?
这是因为,当时很多教授都在教研究生,不屑于教大学生,作为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就希望杨振宁能站出来做一个表率,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坚持很长时间,因为杨振宁的人生突遭变故。
八、
2003年,陪伴杨振宁走过半个多世纪,先后为杨振宁生下了二子一女的妻子杜致礼因病去世,享年76岁。
81岁的杨振宁痛失爱妻,大受打击,遂离开北京回到美国,后来又去了香港。
在香港时,他收到了当年那个大一女生翁帆的新年贺卡。
此时,27岁的翁帆刚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读研。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两人见面,翁帆的陪伴,让杨振宁走出了低谷。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
这一结合,引发轩然大波。
一来,二人年龄悬殊,相差54岁,杨振宁的年纪,都可以做翁帆父母的父母了。杨振宁不好叫第二任岳父母“爸爸妈妈”,只好称呼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
二来,社会地位悬殊,一个是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科学家,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女 ……他们的结合有那么纯粹吗?是不是各有所图呢?
但不管外界如何质疑,他和翁帆的婚姻都没受到什么影响,公开场合,两人总是十指紧扣,就像一对甜蜜的新婚小夫妻。
杨振宁还曾公开表示,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在甜蜜爱情的滋润下,杨振宁精神焕发,86岁高龄还在继续发表论文。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2010年9月,88岁的杨振宁突发高烧,陷入半昏迷状态,住进了ICU。如果不是翁帆及时把杨振宁送到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2015年4月,93岁的杨振宁,忽然宣布放弃美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公民。
这件事同样惹来巨大的争议,但杨振宁却认为:重新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人,既是落叶归根、认祖归宗,也是弥补父亲临终时的遗憾。
不仅如此,他还和姚期智一起,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申请,由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外籍院士主动提出转为中国院士的案例。
一生传奇,褒贬不一,但他为中国科学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否认的。男人本色,风流潇洒;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两点,在杨振宁身上,高度统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 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16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