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人应该会对这样一个场景有很深的印象,就是在第一集中,狼卫首领曹破延在躲避旅贲军的追捕过程中,掉到了河里,如果不是被焦遂从水中就上来,就会死在河里了,但是在他被救醒之后。他非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是恩将仇报,杀了焦遂,按道理来说,焦遂对他有救命之恩,即便曹破延身负特殊使命,但最起码的知恩图报还是应该了解的。他的做法令人大吃一惊,他不但杀死了焦遂,而且还从焦遂身上夺走了一个物件——金鱼袋。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曹破延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打算杀死焦遂,直到他发现焦遂身上的金鱼袋,那么这个金鱼袋到底是什么呢?曹破延在杀死焦遂后为什么要拿走那个金鱼袋呢?
其实在片中借焦遂的口已经告诉我们金鱼袋的一个作用是入宫用,换言之,只要有金鱼袋,无论是谁,就都可以入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金鱼袋中存放着一个身份的证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身份证”——鱼符。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古代“身份证”的起源
隋唐时期:官员识别的符号
“身份证”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我国出现了,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在中国古代,平民都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所以所谓的“身份证”就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换言之,在古代有“身份证”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在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而它的作用就作为是官员的识别符号。隋炀帝时期,由于信息交流不像今天这么发达,所以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信息,隋炀帝认为需要建立一种可以甄别针对王公大臣的身份系统,于是就诞生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
鱼符
鱼符
鱼符是用木头或者金属精制做成的,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关于中心对称,在上面凿了一个小孔,目的是为了方便随身佩戴,分成交鱼符和巡鱼符两种。鱼符是一个身份牌,上面会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何处,以及官居几品等。在当时,鱼符主要是用来证明官员的身份,方便他们应召出入宫门的时候进行验证,所以普通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这种“身份证”的。
根据官员的品阶不同,鱼符的材质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品阶越高的官职,其鱼符材质也会越好。所以只要通过一个人随身佩戴的鱼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官阶大小了,因此除了验证官员的身份之外他还是官员身份高低象征。所以在当时有“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的说法。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到了武则天的时候,武则天将鱼符改成了龟符,虽然样子改了,但是作用还是一样的,武后天授元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所以金龟可以指龟符或龟袋,唐代有名的贺知章有一个“金龟换酒”的典故,就是指的这个象征三品大员的金龟符。
武则天去世后,龟符又改成了鱼符使用,一直到宋代的时候,鱼符被彻底废除,但是仍然沿用鱼袋,尽管如此,关于隋唐时代的鱼符龟符还是留下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金龟婿。我们都知道金龟婿是优质女婿的意思,它的起源就是来自于武则天时期的”身份证“金龟符,仔细想想,一个拥有金龟符身份证的人,身份最低也是个三品大员,这样的女婿可不是很优质。
金龟符
所以,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赋诗一首:“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明清时期:身份证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
牙牌
明代的时候,身份证的样式又一次发生了改变,不再使用鱼袋,变成了“牙牌”,样子有点像今天的大号名片,材质也不再局限于金属,而是使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版片,在上面会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属的衙门等信息,有时候也会刻有一些关于冒用牙牌的警告语。比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计盗紫金铃》里,有一个叫“有来有去”的小妖,他的腰里就别着一个镶金的牙牌。在上面就刻有他的有职位、相貌,还有“常用悬挂,无牌即假”的字样。
马顺象牙牌
2004年的时候,在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号船坞遗迹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疑似郑和的牙牌。样子前窄后宽,浑圆形轮廓,由宫廷用乌木制造。腰牌的中间刻有一方篆体印纹,但是目前仅识别出右半边的“长寿”二字,考古家们推测是吉祥用语。研究认为这个牙牌其实是一个特别通行证,因为当时的宝船厂其实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基地,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能够随意走动。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身份证”是根本无法进去的。
明代的牙牌与今天我们使用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并且和前朝不同的是”牙牌“不再只局限于高级官员,当时即使是在政府上班的下人,都会有牙牌。根据明代陆容《 菽园杂记》中的记载:
“ 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
由此可知,自明代开始,身份证用处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
腰牌与帽子顶珠
清朝的身份证统一被称为“腰牌”,较之于明朝的”牙牌“,它是一种信息更加全面和复杂的身份证,因为除了要在腰牌上注明持有人的姓名、年龄、单位、官衔、职称等,还会在一些安全要求更高的腰牌上刻上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这个和之前的各个朝代相比都是一种进步,因为它减少了腰牌被盗用的可能性,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辨别手段了。
就比如京剧演员谭鑫培的腰牌上面就刻着:谭鑫培,51岁,面黄无须。
另外在清朝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现象,那就是各个阶层开始用帽子上的顶珠或者花翎是来证明自己身份的高低,即红宝石顶戴花翎是清朝官员“身份证”,根据官帽上珠子材料的不同,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所代表的官位,如九品和八品官员都用镂花金做顶珠,七品素金,六品砗磲,五品水晶,四品青金石,三品蓝宝石,二品珊瑚,一品红宝石,比如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是正一品,纪晓岚是从一品,所以他们帽子的顶珠都是红宝石,这个性质其实和隋唐时期鱼符又很接近了。
之前也说了,自明代开始,“身份证”开始向中下阶层流通,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一些地主,有钱的商人,为了求得一个高身份进入上层社会,也会花钱去捐得一个顶珠,这就是清代出现“红顶商人”的由来。
现代身份证的出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身份证制度的出现,应该是始于1936年,1933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保甲制度,开始在全省清查户口,1936年,为了抵御红军,宁夏省制定出各种反共政策,其中一种就是收发“居民证”,“居民证”上会有持证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身高,长相,面貌等特征,凡15岁以上的男女居民一律都要佩戴。虽然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国名身份证还是不太一样,但是已经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要素,而且其意义也由身份等级的象征转变为全民身份信息证明,因而成为今天中国身份证最早的雏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17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