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个名叫“唐僧”的和尚。“唐僧”是俗称,因为贯通经、律、论三藏,他又被称为“唐三藏”。可是“唐”是当时的国号,那么按照现代人逻辑,“唐僧”或“唐三藏”就泛指“中国僧人”或“中国的三藏法师”。
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为: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所以被称为唐三藏。
“唐僧”姓甚名谁呢?按照小说《西游记》现在普及的版本,均提及他儿时浮江之事。先是父亲被害,留下小姐,正值金蝉降生,恶**刘洪欲除根,急令逼死;后为小姐哀告再三,将孩子放入匣里,差人送到金山寺,迁安和尚收留,自幼吃斋念佛,因此号为江流儿,法名唤陈玄奘。
这就是“西天取经”里“九九八十一难”的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等开头的四难。
实际上,能够称的得上“唐僧”的,历史上可能仅有玄奘大法师了。玄奘法师俗名陈袆,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十三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十七年后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其中《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难怪梁启超说:“法相宗的创造者是玄奘,翻译佛教经典最好最多的是玄奘,提倡佛教最用力的是玄奘。中国的佛教,或只举一人为代表,我怕除了玄奘,再难找第二个。”季羡林也说:“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唯心主义理论家,不畏艰险的旅行者,卓越的翻译大师,舍生求法的典型,中印友好的化身。”
可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法师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家以及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相应的文字。在印度,“玄奘”之名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将他尊为历史上的四大伟人之一。
不过,“唐僧”作为玄奘的称号,并非他自封的,或者唐王朝所封,而是后世根据玄奘法师的功绩,来称呼他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17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