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酒与发粑粑,这是益阳的传统小吃,2008年益阳名人原革命军四十六军军长何宣的女儿何静安从美国回益阳时,提起益阳传统的小吃,就提到了“牛屎发粑粑”,所谓牛屎,是指形状。
事实上,发粑粑一直是益阳人的一种传统小吃,就连今天饭桌宴席上,还是经常点到的糕点。然这种寻常小吃,追根刨底,却还是三国时期留在益阳的风俗。
公元215年下半年,鲁肃过江住进鲁肃巷,吴国全面接管益阳,益阳也就成了吴地。但这对升斗老百姓来说,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姓汉姓蜀还是姓吴,自甲子年(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几十年的战乱已经弄得民不聊生,各种礼仪祭祀活动也都废弛,鲁肃接管益阳后,可说是一个暂时的太平,而作为统治者,也大力倡导这种安居乐业的太平环境,于是,各种祭祀与礼仪也开始恢复。
当然,战争平息下来后最鼓励的就是发展人口,而老百姓最希望的也是添丁増员,于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庆典就是“贺生”了。
益阳是国内最古老的县政之一,早在周朝时就已经王化行政“大统”了,这从现今兔子山的出土简牍可以证明,也就是说,三国时期归属吴国之后,这之前是有完善的祭祀礼仪的,只需恢复就可“田园牧歌”安居乐业。
但吴国接管益阳后,政治家鲁肃为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大力鼓励增添人口,在生育的问题上,就倡导出十多种民俗礼仪:像保喜、安胎、胎教、催生、接生、临盆、开缝、捡生、打醋坛、踏生、打喜、报喜、洗三朝、三朝礼、三朝酒、十朝酒、取名、坐月……等,严格的讲,这些礼仪,拿过去益阳人的话来讲:讲究起来尽讲究得,意思是可以没完没了的。
但有一种礼仪,却是直接送“祝米”,并用此米熬酒。
应该说,在过去许多时间内,由于粮食的紧张,很多时间都是禁止煮酒的。但吴国鲁肃公然提倡贺生的“祝米”可以煮酒,实际上就是废弃禁酒令。但这种废弃是有原则的,那就是用这些贺生的“祝米”,不论多少,所煮的酒都要埋起来,如果是生的女孩,就要埋十六年,等到出嫁时才能喝,男孩则是十八年,是结婚时才能挖出来喝。
从而这两种酒谓之曰:女儿红和状元红。这既是吴国的风俗,也是鲁肃为修复战争创伤,稳定社会所作出的移风易俗,粮食并未因此奢侈浪费,而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千家万户埋下希望,人丁兴旺……
也就是这种煮酒,却带出另外一件副产品出来,那就是碎米子,这之前的煮饭乃至磨粉都是不存在单独碎米子的,因都合着煮饭熬粥和磨粉,但这煮酒在过去是很神圣的,要敬酒神,是要经过筛选出来的好米,否则,酒就不来神。
但筛选出来的碎米子也好办,那就是磨粉做法粑粑,发粑粑虽也是发酵,但由于份量少,时间短,即使没有掌握好,也只是味道差一点,不会有浪费,不比做酒,做不好会拐酢,上百斤大米就报废了。
也就是这种大米的发酵工艺因鲁肃的引进,甜酒也就因此而产生,甜酒不过是煮酒工艺的前一部分,开始可能就是没有埋的黄酒,大概因味道不好,也因发酵酒精的份量过多,于是,便逐步改进,像改用糯米,发酵的环境乃至甜酒药等,才逐步完善为现在又香又甜的甜酒的,说到底,是吴文化在益阳的延续,而“祝米”酒,估计终因水土与恒温的原因,没像江浙一带延续各类黄酒系列,但前半部分没埋的“瓠子酒”,还是在益阳的山区地区保存了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17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