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
【近现代】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译文
它的军队叫做工农革命军,旗帜号称是由镰刀与斧头组成。江西匡庐地区不要停留,要向湖南潇湘一带进发。
地主阶级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敌忾。秋收时节晚间云朵也染上一丝忧愁,霹雳一声,秋收暴动正式开始。
注释
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
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1933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八一军旗。
匡庐:首次发表时原作“修铜”,即修水、铜鼓。
潇(xiāo)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
同仇:同心合力打击敌人(国民**反动派)。
赏析
不知不觉,“八一建军节”又到了,回想起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这中间又经历了多少峥嵘岁月。1933年,“八一建军节”正式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这首《西江月》,就记录了“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的一次暴动,成为漫长革命岁月的一次生动写照。《西江月》词牌,在所有词牌中是属于比较难填的一个,两平韵,一叶韵,且全词要求对仗。毛主席敢于填这个词牌,是出于对填词技艺的熟练掌握。
全词读来,极具口语化,文化层次较低的工农兵一样能读得明白,原本婉约典雅的词牌经毛主席填过之后,就焕然一新,变成了另一种豪放风格的词牌。
全词紧紧围绕“秋收起义”展开叙述。
首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军”对“旗”,“叫”对“号”,“工农革命”对“镰刀斧头”,非常工稳,明白晓畅。但“刀斧”不符合平仄,因是固定用语,可不算错。它记录了工农革命军最初的军名与**旗旗号,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工农革命军,现在已经变成人民解放军,镰刀斧头也已经变成镰刀锤子,但不变的是人民对于民主自由富裕的渴望;是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始终能够挺身而出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
开头一句,就奠定了全词的语言基调,即用最朴素的语言,记录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最初的精神气质。
二句,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讲“秋收起义”的暴动地点,即在江西匡庐地区和湖南潇湘地区展开,在两省交界的薄弱地带,发动暴动,把握稍大,最终目标是拿下长沙。显然,在左倾主义思想指导下,军民都错误地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误判了当时的情形,导致了这场暴动的失败。不停留,向前进,都明显打上当时“左倾”思想烙印。
下阕首句,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讲“秋收起义”的原因和背景,即农民们不堪忍受地主阶级的重重压迫,个个同仇敌忾,大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云集响应,势不可当之意。解决了农民问题,也就解决了中国的根本问题。民本朴素思想,已经深入词人心中,也是其革命的根本目的。
最后二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个“愁”字,点出了词人对于这次暴动并无十足把握生出的一丝担忧。虽然,并没有十足把握,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失败了,也要发出这一声声呐喊。因为那时的中国共产**也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若不起来组织自己的军队,就只能等着国民**来消灭。
即便前路是艰难的,是渺茫的,是充满凶险的,是不可预测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这次暴动,也许正是一块试金石,决定着革命道路何去何从。
果不其然,秋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新的火种,却在井冈山燃烧起来。秋收起义失败后,词人带着残余部队转战井冈山,揭开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崭新的一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话语,至今读来,依然豪情万丈,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动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17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