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查询(一幅古代生活起居图)
来源:读特
十二时辰是作息沙漏,温和、感性,与都市文明的横平竖直,构成文化上的审美映照。
古代十二时辰在商周时已形成,公元前104年西汉实行“太初历”(甲历)后基本定形。如果说二十四节气标出了一年的天光云影,那么十二时辰则绘出了一天的人事起居。它们都是农耕文明原野上的时空节拍,都是先民们的伟大创造。
十二时辰是一幅古代生活起居图,每个时段,都是场景。“夜半”是十二时辰的起点。夜里十一时到凌晨一时,以地支称是子时。此时“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鸡鸣”是第二个时辰。深夜一时到三时,以地支称为丑时。此时曙光初现,拂晓将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时人睡得早,起得更早。
“平旦”为第三个时辰。黎明三时到五时,以地支称为寅时。《孟子·告子上》中“平旦之气”一词,可能是“平旦”最早的用例了。
“日出”是第四个时辰。清晨五时到七时,以地支称为卯时。古时《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一天开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食时”是第五时辰。七时到九时,以地支称是辰时。是古人“朝食”即早餐时候。
“隅中”是第六个时辰。临中午的九时到十一时,以地支称是巳时。《淮南子·天文训》说:“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日中”是第七个时辰。中午十一时到十三时,以地支称为午时。文献中常见于记时,如《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日昳”是第八个时辰。十三时到十五时,以地支称是未时。昳,“日昃也”,此时日头偏西,西边的太阳照在东边的墙。
“晡时”为第九时辰。十五时到十七时,以地支称是申时。古人吃第二顿饭的时候。从“食时”“晡时”也可以看到,古人吃饭,是简约的两餐制。
“日入”是第十时辰。十七时到十九时,以地支称是酉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天劳作落幕。游子们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农人们则陇上耕作罢,日暮掩柴扉,关门将息。
“黄昏”是第十一时辰。十九时到二十一时,以地支称是戌时。这时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或叹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定”是十二时辰。二十一时到二十三时,以地支称是亥时,《孔雀东南飞》中说:“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夜阑人静,人们停止活动,床榻安歇。
古人惜时,敦煌遗书中出现的《十二辰歌》,把十二时辰言说为励志的歌谣:平旦寅,少年勤学莫辞贫。君不见朱买未得贵,犹自行歌自负薪。日出卯,人生在世须臾老。男儿不学读诗书,恰似园中肥地草。
十二时辰来自先民对大自然、对天象人事的观察积累。如果说今之二十四时是滴答机器,冷凝、理性;那么昔日十二时辰是作息沙漏,温和、感性,与都市文明的横平竖直,构成文化上的审美映照。(作者系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原标题《十二时辰:一幅古代生活起居图 》)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isu.com/210383.html